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顯示,2025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為3.2%,較7月預測上調0.2個百分點;2026年增速預計為3.1%。
IMF認為,全球經濟正在適應新政策措施重塑的格局。得益于后續協議和政策調整,一些極端的加稅措施有所收斂。但總體環境依然動蕩,支撐2025年上半年經濟活動的臨時性因素(例如前期投入)正在消退。
因此,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WEO)中的全球增長預測相對于2025年4月的《世界經濟展望》有所上調,但相對于政策調整前的預測,則繼續呈下調趨勢。預計全球經濟增長將從2024年的3.3%放緩至2025年的3.2%和2026年的3.1%,其中發達經濟體增長率約為1.5%,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長率略高于4%。
IMF預計,全球通脹將繼續下降,但各國情況有所不同:美國的通脹率高于目標——風險偏向上行——而其他國家則較為溫和。長期的不確定性、保護主義抬頭??以及勞動力供應沖擊可能會抑制經濟增長。財政脆弱性、潛在的金融市場調整以及機構的侵蝕可能會威脅穩定。
IMF強調,貿易保護主義和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是當前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阻礙。美國關稅水平仍處歷史高位,企業轉嫁成本可能導致消費者最終承擔負擔。此外,人工智能投資激增、美聯儲降息等短期因素雖有一定緩沖作用,但無法改變長期增長疲軟的趨勢。
IMF敦促政策制定者通過可信、透明和可持續的政策來恢復信心。貿易外交應與宏觀經濟調整相結合,財政緩沖應重建,央行獨立性應得到維護,結構性改革的力度應加倍。
(關鍵字:IMF 全球經濟 貿易保護 關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