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環保部、工信部近日聯合印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規范拆解處理作業及生產管理指南(2015年版)》一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科技環保部主任、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尚輝良日前表示,應組建電子廢棄物資源化協同創新中心,推動電子廢棄物處理產業與再生金屬產業聯動發展,實現電子廢棄物處理處置產業的良性發展。
新聞背景
自《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等多項法規政策實施以來,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能力增長了20多倍,年實際規范拆解處理數量增長100多倍。
近年來,環境保護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委分4批次開展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企業名單核查工作,共有106家處理企業獲得基金補貼資格,各類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年許可處理能力達到1.27億臺。
截至2013年底,確認各處理企業累計規范拆解處理“四機一腦”(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空調、微型計算機)4756萬臺,獲得基金補貼39.35億元。
●電子廢棄物拆解處理行業存在相關技術標準規范不完善、拆解分類和分選技術相對落后;拆解處理作業欠規范,粉塵、噪聲、重金屬和POPs等污染依然嚴重;處理企業經驗不足、員工素質亟待提高,電子廢棄物管理責任主體不明確、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
●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產業還處于價值鏈的低端,絕大部分企業主要以簡單拆解、分類、分選為主,粗分各類產品直接銷售,未能實現各種金屬與非金屬的高值利用,電子廢棄物的資源屬性尚未充分展示
●如何高值化利用電子廢棄物拆解分類所得的拆余物中的多金屬混合物或合金材料、混雜電子元器件中稀有金屬等,是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產業未來應該重點關注的發展方向
環境保護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聯合印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規范拆解處理作業及生產管理指南(2015年版)》(以下簡稱《指南》)。
“目前,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產學研因各自側重點不同,無法形成合力。”近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科技環保部主任、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尚輝良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應組建電子廢棄物資源化協同創新中心,推動電子廢棄物處理產業與再生金屬產業聯動發展,有助于實現電子廢棄物處理處置產業的良性發展。
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企業“同質化”競爭嚴重,拆解分類和分選技術相對落后
記者:目前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行業處在怎樣的發展階段?存在哪些問題?
尚輝良:據聯合國有關研究報告,全球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多達5000萬噸,預計2017年將達到6540萬噸,其中部分電子垃圾來自廢舊電視或智能手機。
我國因“四機一腦”處于報廢高峰期和國家相關鼓勵拆解政策,電子垃圾的增長速度更快,2013年全國回收拆解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超過1.1億臺,同比增長38.3%,遠遠高于全球電子廢棄物的增速(5%~6%)。
但是,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企業“同質化”競爭嚴重,絕大部分企業在處理產品的種類、數量、工藝方面相近,拆解后的產品也不盡相同,行業內部的相互競爭減少了利潤空間。
而且,整個行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如相關技術標準規范不完善、拆解分類和分選技術相對落后;拆解處理作業欠規范,粉塵、噪聲、重金屬和POPs等污染依然嚴重;處理企業經驗不足、員工素質亟待提高,電子廢棄物管理責任主體不明確、管理制度不健全;個別地方和企業騙取基金補貼等。這些給新興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產業造成了不良影響。
記者:針對上述問題,新《指南》做了哪些對策?
尚輝良:新《指南》從管理制度、數據信息管理、視頻監控設置、處理設施和設備、拆解處理過程規范性以及拆解產物利用處置等方面,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企業拆解處理作業及生產管理要求提出了詳細的規范和指導,這對提高行業整體水平、促進行業規范化發展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提升行業盈利水平。
《指南》將在各級環保部門開展企業的日常監管和基金補貼審核工作中發揮技術參考作用。
高值化利用電子廢棄物拆解分類所得拆余物中的金屬,是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產業未來應該重點關注的發展方向
記者:要想實現環境與資源的雙重效益,行業未來應重點關注哪些方向?
尚輝良:電子廢棄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在歐洲和日本受到高度重視。例如電子廢棄物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貴金屬生產商Umicore公司的重要原料之一,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回收,可從電子廢棄物中提純出17種高純凈度的貴重金屬。
日本雖是礦產資源匱乏國家,但由于電子廢棄物資源化產業發達,2011年日本的黃金出口量(除黃金加工品和貨幣)比2010年激增了34%,達到122.8噸。這兩個案例說明,電子廢棄物資源化不僅關系到污染防治,并且與資源綜合利用,乃至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
目前,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產業還處于價值鏈的低端,絕大部分企業主要以簡單拆解、分類、分選為主,粗分各類產品直接銷售,未能實現各種金屬與非金屬的高值利用,電子廢棄物的資源屬性尚未充分展示。
另外,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產業污染控制體現在前端(拆解),而容易產生污染的環節,如有色金屬和貴金屬以及非金屬材料(塑料和環氧樹脂等)的再生利用,卻由資質外企業甚至是個體戶在做,全過程的污染防治體系尚未建立。
如何高值化利用電子廢棄物拆解分類所得的拆余物中的多金屬混合物或合金材料、混雜電子元器件中稀有金屬等,是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產業未來應該重點關注的發展方向。
記者:電子廢棄物處理處置方面的技術條件如何?
尚輝良:近年來,我國逐步加大了對電子廢棄物處理處置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的支持力度,“十一五”期間就曾立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廢舊機電產品及塑膠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與裝備開發”項目,在廢舊家電、廢線路板等電子廢棄物處理處置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對拆余物中廢舊混雜電子元器件、含鉛玻璃、熱塑性塑料、顯示器屏類及熒光燈材料、廢舊電池、多金屬粉末和電磁線等的高值化清潔利用的研究和產業化則相對較少。
為解決電子廢棄物處置深加工問題,2014年,科技部專門立項啟動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電子廢棄物清潔化處理與利用技術研究及示范”項目,以電子廢棄物拆解分類產物中廢舊混雜電子元器件、顯示器屏類及熒光燈材料、多金屬粉末和電磁線、廢舊電池(鉛酸蓄電池、鎳氫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等廢舊資源高值化清潔利用為核心,開展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究開發及應用,將對引領和提升我國電子廢棄物資源化整體水平具有積極推動作用和示范效應。
推動電子廢棄物處理產業與再生金屬產業聯動發展,挖掘電子廢棄物處理處置產業的內生動力
記者:再生金屬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產業發展是否具備基礎?
尚輝良:廢舊有色金屬具有良好的再生利用性能,大力開發利用再生金屬為節省原生礦產資源、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環境等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社會消費積蓄量的增長,再生金屬占比還將逐年增加。
我國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已連續3年突破1000萬噸,超過了10年前全國有色金屬總產量,再生金屬產業已成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我國再生金屬產業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提高,一些裝備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產業發展后勁顯著增強。一方面,再生金屬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有所提升,并引進大量國際先進工藝技術裝備,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在拆解加工、熔煉設備、節能技術、環保處理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更加重視再生金屬拆解、分選、熔煉、節能、環保、綜合利用等環節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產學研聯合攻關得到加強。目前,我國再生金屬產業已具備了開展電子廢棄物資源化的技術、裝備等相關條件。
白色家電產業是銅、鋁等有色金屬的主要下游市場之一,以空調為例,銅占其成本結構的1/4左右,鋁占1/10左右,以冰箱為例,銅約占成本結構的1/6,鋁占1/20。廢舊家電的拆解回收和無害化、高值化、全組分清潔利用所帶來的節能環保效應非常明顯,家電產品的生產、消費和報廢等,均與有色金屬具有緊密的聯系。
近年來,在國家“以舊換新”、生產者責任延伸、《條例》等一系列政策引導下,一批大型家電零售商、家電生產企業紛紛投標建設家電回收拆解企業,已初步形成了由生產、銷售、正規拆解、循環利用構成的廢家電回收處理體系。
記者:電子廢棄物處理與再生金屬兩大產業如何有效銜接?
尚輝良:以稀貴金屬、有色金屬作為主要目標產品和收益點的電子廢棄物處理產業,已成為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
只有推動電子廢棄物處理產業與再生金屬產業聯動發展,開展對電子廢棄物中金屬、非金屬資源無害化、高值化、全組分利用,實現電子廢棄物處理處置產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多贏,挖掘電子廢棄物處理處置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從而實現電子廢棄物處理處置產業的良性發展。
(關鍵字:再生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