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白銀公司曾一度因資源枯竭、債務沉重等原因而陷入困境,自2008年引入中信集團戰略投資以來,公司重新煥發生機,經營業績持續好轉。2011年,白銀公司完成銅鉛鋅有色金屬產品產量32.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40億元、利潤總額9.7億元。
自白銀公司與中信集團合作以來,白銀公司生產經營走上快速發展和良性循環軌道,經營效益連續實現大幅增長。公司在2008年完成銅鉛鋅三種有色金屬2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4.65億元,利潤3.2億元;2009年這三項指標分別為21.7萬噸、91.6億元和3.5億元,2010年分別為28萬噸、151億元和5.5億元。2011年,公司完成銅鉛鋅有色金屬產品產量32.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40億元、利潤總額9.7億元,與2007年相比,產量增長了48%,銷售收入增長了3倍,利潤增長25.4倍。目前,白銀公司與中信集團的合作還在走向深入,預計今年將實現凈利潤8億元。
甘肅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白銀有色金屬公司是新中國最早建設的大型銅硫生產企業,也是國家“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2000年白銀公司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由于機制僵化、冗員多、工藝落后、管理粗放、國家政策調整“撥改貸”等各種原因,老產業沒能升級,新產業缺乏競爭力,企業陷入長達8年的巨額虧損困境。
就在企業危機關頭,2008年原白銀有色金屬公司及時引進中信集團戰略投資32.6億元,并實施了股份制改造,之后中信集團、中信國安集團、甘肅省國資委和甘肅省國資管理公司又共同發起設立了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由此白銀公司出現了新的轉折點。
白銀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沛興表示,中信集團的巨額注資,首先解決了白銀公司最為缺乏資金的問題。作為有色金屬生產企業,礦產資源是白銀公司的生存之本。在自身資源難以為繼的情況下,走出去尋找新資源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由選擇。過去由于經營困難,白銀公司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資源。引入中信后,白銀公司與中信聯手,開發整合資源,為公司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中信集團帶來的最大變化,是使白銀公司從原來局限于本地的一家生產型國有獨資企業,開始向股權多元化、管理規范化、具有全球視野的現代公司制企業轉型。隨著經營業績快速提升,公司加快從生產型向經營型轉變,對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分析和把握金屬價格變化趨勢的能力不斷提高,李沛興表示。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作為我國東部的大型集團公司,中信在資金、品牌、資本運作,尤其是在國際化運作方面實力雄厚、經驗豐富,而白銀公司在生產技術、經營管理、企業文化和員工素質方面,也具有自己的優勢,兩者有機結合,發揮各自所長,實現了共同發展。這為東部金融資本尋找投資方向和西部資源型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