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七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上,由中油工程旗下昆侖工程公司與濮陽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生物基聚碳酸酯(PC)特種工程塑料驚艷亮相,向公眾展示了昆侖工程公司在新材料產業領域的雄厚技術實力和獨特創新能力。
大會集中展示了我國新材料產業的前沿成果與先進技術。展臺上,這款生物基PC特種工程塑料吸引了國內外眾多企業的關注。據了解,與普通PC材料相比,生物基PC具有光學性能優異、耐候性強的優點。近年來,在數智化與綠色化雙輪驅動下,化工新材料產業正向著材料高性能化、生產綠色低碳化、制造過程智能化方向發展,而以生物基PC、PEEK、PPS為代表的高端材料,正成為定義未來制造標準的核心力量。
昆侖工程公司在“十四五”期間,聚焦新材料產業供給高端化、發展綠色化目標,布局生物基PC技術,聯合濮陽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落地工業生產裝置并于2025年2月開車成功。作為國內首套且產能最大的生物基PC工業生產裝置,工藝采用生物基單體替代共聚單體雙酚A,在聚合產品中引入獨特的雙呋喃環結構,從而在光學性能、耐候性等關鍵指標上超越傳統雙酚A型PC。因其規避了雙酚A帶來的健康風險,憑此優勢可以精準切入食品包裝、醫療器械等萬億級應用市場。此項技術由濮陽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牽頭基礎研究,昆侖工程公司牽頭工藝包開發及工程設計,克服核心單體合成與純化、高效聚合工藝開發、產品性能平衡與調控、產業化與成本控制等技術難題,打破外國企業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壟斷,開辟生物基PC本土商業化的可能性,提高了我國在聚碳酸酯功能化、差異化、高端化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從實驗室里的分子設計,到生產線上的工藝攻堅,昆侖工程公司用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在新材料產業領域書寫著中國創新的答案。生物基PC技術的創新實踐,不僅帶動上游生物基原料產業鏈的完善,更通過成本優勢加速下游綠色包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升級。昆侖工程公司通過與盛通聚源的戰略合作,開創了“央企資源+民企活力”的改革新范式,實現了技術創新與工程創新的“雙向賦能”與“深度耦合”,釋放了“1+1>2”的化學反應。通過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構建從材料研發到終端應用解決方案的閉環。以持續創業的韌性打破技術封鎖,以開放協同的格局重塑產業生態,推動中國制造從“替代者”向“定義者”轉變。
(關鍵字:生物基)